礦物組合及礦石組構礦物質樣品礦相分析顯微鏡
礦相學的研究意義
在研究礦床成因方面的意義 礦石的研究是礦相學的主要任務。
因為礦石是組成礦床的基本物質,是成礦作用的最終結果。它能反映
礦床形成時物理化學條件和成礦作用的過程,所以通過對礦石的曠物
成分、化學成分、礦物組合及礦石組構的研究,可為查明礦床的成因
提供重要依據。基于上述研究,可以具體地幫助分析含礦溶液的性質
,戍礦方式、成礦的溫度和深度,礦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演化、礦化
強度的變化以及成礦物質來源等問題。例如,在許多氣水—熱液型金
屬曠床的礦石中,常見有硫化物溶蝕交代脈石英的現象,這表明在礦
化作用的中晚期,-溶液變為堿性,因為石英在堿性溶液中不穩定而被
溶蝕。
根據巖漿礦床中鉻鐵礦礦石的豆狀構造和銅鎳硫化物礦石的滴狀構
造,即可推斷在巖漿成礦過程中經歷了巖漿熔離作用。具梳狀礦石構
造的礦脈,說明其成礦方式主要是充填作用。關于成礦溫度和成礦物
質來源的推測,以北京某變質鐵礦床為例,該礦床產于以角閃斜長片
麻巖一麻粒巖為主的太古代地層中,礦體多呈透鏡狀和似層狀,礦石
具條帶狀、片麻狀。皺紋狀及塊狀構造,礦石礦物以磁鐵礦為主,礦
石類型為磁鐵石英巖型,其成因有火山—沉積受變質和沉積變質之爭
。經曠相學研窮發現,鐵礦石中有磁鐵礦一鈦鐵礦及鈦鐵礦一鈦赤鐵
礦固溶體分離結構,上述結構為巖漿型釩鈦磁鐵礦礦床中所常見,其
在區域變質鐵礦中出現,說明該礦床的成礦物質來源于火山,而非正
常陸源沉積。因為正常沉積鐵礦床中nO-含量極低,但火山作用形成的
磁鐵礦中含量則可高達百分之十幾。當火山物質噴溢到地表時,由于
溫度驟然下降,鈦鐵礦不能從固溶體中分離出來,而只能呈均勻的類
質同象混入物狀態暫時被保存下來。在區域變質作用條件下,可使火
山沉積物中鈦磁鐵礦,或重新組合的鈦,鐵固溶體礦物,由于溫度緩
慢下降,固溶體得以分離,從而形成了格狀和葉片狀固溶體分離結構
。通過上述各例,不難理解礦相學是研究礦床的基本手段之一,它對
礦床成因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。